倉儲流程一直是倉庫運營當中的核心環節,完善作業流程可以提升倉庫運營效率。
1.訂單處理作業:
倉庫管理流程的第一步就是訂單管理作業,交易起始于客戶的咨詢、業務部門的報表,而后由訂單的接收,倉庫管理員查詢出貨日的存貨狀況、裝卸貨能力、包裝能力,配送負荷
等來答復客戶,而當訂單無法依客戶之要求交貨時,業務部加以協調。
2.入庫作業:
當貨物入庫單開出之后,由倉庫管理人員進行入庫跟蹤的同時,入庫進貨管理員即可依據入庫單上預定入庫日期,做入庫作業排程、入庫站臺排程,而后于貨物入庫當日,當貨品進入時做入庫資料查核、入庫品檢,查核入庫貨品是否與入庫單內容一致,當品項或數量不符時即做適當的修正或處理,并將入庫資料登錄建檔。
入庫管理員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貨及棧板堆疊。對于由客戶處退回的商品,退貨品的入庫亦需要經過退貨品檢、分類處理而后登錄入庫。
入庫單的填開必須完整準確,字跡清晰,且須有倉庫管理員簽字確認。
3.貨物保管作業:
庫存管理作業包含倉庫區的管理及庫存數控制。倉庫區的管理包括貨品于倉庫區域內擺放方式、區域大小、區域的分布等規劃;貨品進出倉庫的控制遵循:先進先出或后進先出;進出貨方式的制定包括:貨品所用的搬運工具、搬運方式;倉庫區儲位的調整及變動。
倉庫保管員要及時登記各類貨物明細帳,做到日清月結,達到帳帳相符,帳物相符、帳卡相符。
每月月底之前,保管人員要對當月各種貨物予以匯總,并編制報表 上報部門主管人員。
保管人員對庫存貨物要每月月末盤點對帳。發現盈余、短少、殘損, 必須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及時寫出書面報告,提出處理意見,報部門主管人員。
做好倉庫與運輸環節的銜接工作,合理調配運輸車輛。
4.出貨作業:
倉庫管理員在指定時間到達市場部領取出庫單,并且填制物流托運單。
倉庫管理員按照出庫單揀貨,確保出庫貨物與出庫單一致。貨物出庫后,由倉庫管理員將單號、客戶聯系電話、司機電話等信息反饋給市場部,出庫單及托運單提交給財務部門。
5.配送作業:
配送貨物的實體作業包含將貨品裝車并實時配送,而達成這些作業則須事先規劃配送區域的劃分或配送路線的安排,由配送路逕選用的先后次序來決定貨品裝車的順序,并于貨品的配送途中做實時追蹤及控制、配送途中意外狀況的處理等情況。
配送車輛均安裝有GPS追蹤系統,能夠實時追蹤到運輸車輛的位置信息,確保貨物能夠及時準確的配送至客戶的收貨位置。
6.營運管理及績效管理作業
除了上述的實體作業之外,良好的倉庫托管運作更要基于較上階層的管理者透過各種考核評估來達成倉庫的效率管理,并制訂良好的營運決策及方針。
而營運管理和績效管理可以由各個工作人員或中級管理階層提供各種資訊與報表,包含出貨的統計資料、客戶對配送服務的反應報告、配送貨物的次數及所用時間的報告、配送的
失誤率、機具設備損壞及維修報告、燃料耗材等使用量分析、外雇人員、機具、設備成本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