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司機為什么賺不到錢?
發布時間 : 2021-04-10 15:19:04大部分人把運價低的原因歸結為車多貨少,卻忽視了另一些深層次的原因。
準確地來說,不是貨少了,而是留給個別司機拉的那部分貨少了。
首要,我國貨運市場頭部企業占有率在不斷擴大。別的,整個一些頭部企業的營收才能不斷提高,2019年多個頭部企業營收都超過了50億元。
跟著互聯網的發展,多個網絡貨運渠道成為吸金大牛,對,就是你們經常用的各種找貨渠道。
而卡車司機多為掛靠車輛司機,業務需要從渠道或第三方物流獲取,買賣涉及三方。掛靠大量存在,正常的運送運營聯系扭曲。
此外,個別卡車司機資金周轉才能弱,無法接受較長時刻的賬期。跟正規物流公司等企業相比,競爭力相對較弱。
因而,卡車司機作為整個職業的結尾,成了最沒有話語權的集體,盡管他們才是把一噸噸貨物運到目的地的人。
這個市場的大部分蛋糕被很多家物流運送企業占有,散戶卡車司機一個人單打獨斗,行情好的時分能吃點肉,行情欠好的時分連湯都喝不到。
來自中小企業的零散貨源一旦削減,無異于落井下石。加上車多貨少,逐漸陷入了互相壓價的惡性循環。
持續苦撐還能撐多久?
大部分人都在無奈持續跑,但問題是,持續這樣下去,還能撐多久?能撐到運價上升的那一天嗎?
運價跌下來也就一瞬間,漲起來卻難比登天。
沒車貸的,價格太低還有一點底氣抵制。有車貸的日子更艱難,不跑車貸都還不起。畢竟趴窩的代價不是誰都能接受的,貨運職業正在閱歷前所未有的洗牌過程。
運費一直在跌,再低的運費都有人拉,卡友現已沒有挑挑揀揀的本錢了。
當今的貨運職業早已不是單打獨斗的時代,上千萬卡車司機卡友有必要尋求轉變,抱團取暖才能熬過冬季。
持續窩里斗,冬季永遠就不會曩昔。